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幼儿想象力所呈现出的的阶段性特点

|

想象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离开了想象,人既不可能有什么预见,也不可能有什么发明。人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在小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语文时,要想象作品提供的情景、人物特征,不论是色彩、音响、动作,还是言语、形象、表情,都有想象参加。

在学习算术、历史、地理时,同样要有想象参加。其它如绘画、音乐,则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参加。总之,想象渗透在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切方面,成为小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所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

小学生想象发展的一般特点

入学前的儿童,已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它是在现实生活的影响下,在游戏、绘画、音乐、塑造,以及看图、观察、听故事等活动中,逐步获得的。游戏就是在想象的条件下,完成现实的活动。绘画和塑造必须在丰富的想象参加下,模拟、再造生活的现实。儿童故事要寓意于生动的形象和情景中。这一切都促使儿童的想象逐步发展起来。

但是,这个时期,幼儿的想象有如下特点:其一,无意性强,即想象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想象的主题往往因外界刺激而多变;想象过程常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其二,内容具有直观性、片断性和模仿性。其三,有时与现实分不清或与现实脱离,想象变成了“空想”。进入小学以后,随着年龄、知识经验的增长,在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想象发展的一般特点如下:

想象富于模仿性、再现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想象中的创造性成份不断增加。低年级儿童的想象,富于模仿性和再现性,想象的事情常常是实在的事物的简单重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增强想象的概括性、逻辑性,并加入不少创造性成份。

想象的内容也更细致、丰富,并且能在词的水平上进行生动和形象的联想。例如,在一篇五年级学生描述《秋收》的作文中写着:“我们到了生产队的场院,只见那里堆了一大片玉米,它们就象胖娃娃似的,一个挨着一个在场院上甜睡。”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高年级学生想象发展的上述特点。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学龄前儿童的想象,有意性比较差,常常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和计划,而是在活动中,在客观事物的直接刺激下,引出的形象的联想。学龄前晚期的儿童,想象的有意性有所发展,开始出现各种主题游戏。可是游戏的主题常常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无意性仍然比较强。

进入小学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照教学的目的、进度、产生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想象。

这一过程,大大促进了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

例如,命题作文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命题去构思,这不仅需要有意地确定写作的主题、范围、内容、层次结构,而且需要有意地选择形象、情景,安排布局构图。

想象需要按照作文的主题和层次,有目的、有秩序地进行。又如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进行有系统的、生动的讲述或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要求学生进入角色,使自己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按照情节发展所规定的情景来说话、表情。

再例如,学龄前儿童的绘画,常常是边画边想,画上一样,再加一样,直到画面画满为止。在良好的教育下,学龄前晚期的孩子,可以在绘画前说出要画什么,但要说出一幅完整的构图仍有困难。小学生的绘画则不同,它有预定的目的,并根据目的考虑画面的构图。画面的基本构图,在想象中是“预制”了的。当然,等落实到画面上时,还会有各种修改、补充、甚至较大的变化。但这也是从预定的主题出发,并非毫无目的的胡乱涂改。想象更富于现实性。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不能确切地反映现实。想象是来源于现实的。头、眼是人身上最活跃的部分,最能传神,最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所以最先进入儿童的想象中。而躯干是不大容易引起儿童注意的部分,所以,较晚地进入儿童的想象中。到学前晚期,儿童已经可以完整地画人,甚至加上服饰、动作等。而在良好的教育下,不仅能画正面人,而且能画侧面人;能够区分大人和小孩,男人和女人;能将人物间的简单关系表现出来。但由于缺少透视观念,人像的大小比例不合适,逼真程度差。

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绘画,仍具有上述特点。中年级以上的学生,由于知识经验的积累,美术教学的促进,已经可以运用透视关系,更逼真地画人物,不仅画人物的外表,而且力图通过人物的造型、面部表情等初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

小学生想象的现实性的发展,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学前儿童和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喜欢听童话故事,更爱看反映童话世界的动画片、木偶戏等。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逐渐变得更喜欢听英雄故事、惊险小说,更爱看反映解放军生活的战斗故事影片和惊险的反特故事片。因为这些较童话更接近现实,更接近学生喜爱和向往的生活。

如何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

1、丰富学生的表象

想象是在客观事物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节下,人脑中已有的表象经过改造和结合而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表象越是贫乏,想象越狭窄、肤浅,有时甚至完全失真。表象越是丰富,想象越开阔、深刻。例如,讲“人类祖先用石刀、石斧来从事劳动”这一历史事件,由于缺乏丰富的表象,学生可能认为“祖先”就象“爷爷”的样子,“石刀”就象“切菜刀”的样子,“石斧”就象木匠用的斧子,只不过是石头做的。

如果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展览馆等参观一次,或给学生看一些有关的图片、模拟物等,则可大大充实学生的表象,使得想象更丰富,也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可见,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教学中实物、图片及各种直观教具的使用是必要的,有时还要配合参观访问、游览活动等。

为了某些学科教学的需要,还要注意发展学生一些特殊的表象能力。例如,历史时间表象和空间表象、地理空间表象、几何空间表象等。举例来说,为了发展学生的历史时间表象能力,必须教会学生掌握衡量时间的单位,并能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同时及延续年限做正确的判断。

为了发展学生的历史空间表象能力,必须教会学生看历史地图,并能将历史的区域划分与现实的区域划分做比较。为了发展学生的地理空间表象能力,必须教会学生观察地图和考察地貌,即形成地图表象和地貌表象的能力。

2、丰富学生的言语

没有丰富的言语,就象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会使学生的想象永远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不能上升到词的思维水平上来。

从想象发展的逻辑程序看,小学生的想象力必须从具体、直观的水平,逐步过渡到词的思维水平。

要使小学生想象的构思更广阔,并具有更大的概括性、深刻性和内部逻辑性。

以作文为例,同样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学生,由于言语表达能力不同,结果表明,具有丰富的言语能力的学生,其想象表达得更为丰富;而言语能力差的学生,其想象的描述则枯燥贫乏。丰富学生的言语是小学各科教学都必须注意的,但首先是语文教学应注意的,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字词、阅读、写作教学,都要注意发展学生的言语。

字词不是孤立的,可以通过联想让学生掌握描绘各种形象的词汇。不同的词汇,标志不同的形象,词汇越多,则能标志的形象也越丰富。阅读,可以通过艺术的语言感染学生,丰富学生的词汇,以及用词标示的各种情景和人物形象。而写作则能教会学生使用丰富的语言描述生活情景和人物形象,在词的思维水平上进行更广阔更丰富的想象。

3、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想象虽然是产生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新形象也不一定是人们事先感知过的,但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远来源于客观现实,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再造的反映。因此,人的生活经验多寡,直接影响着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一个生而盲的人,看不见各种颜色,在想象中自然不会有颜色表象。

一个生而聋的人,在想象中也不会有声音表象。而一个画家或印染工人,由于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颜色表象,区别色度的微弱差别的能力,就远远超过一般人。同样是红色,一般人只有几种不同色度的红色表象,而他们却有几十种。

由此可见,丰富生活经验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因素。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就应当让他们广泛地接触、观察、体验生活,并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丰富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TAG: sd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