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内热点

学到了吗(亲子互动模式对孩子的影响亲子互动的机制是怎么样)专访哈佛教授:亲子互动,最关键的是什么?如何建立好的亲子关系?

|

之前常爸专访了哈佛幼儿园园长(详情请戳:《专访哈佛幼儿园园长:孩子在幼儿园最该学习的是什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文章发出后,得到了众多常粉的喜爱,纷纷感慨:“很多观点,简直是醍醐灌顶!”

这种教育大咖发人深省的思考,常爸还会持续跟大家分享这次邀请到的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专门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李钧雷教授钧雷是常爸在哈佛教育学院读书时的advisor,是常爸非常喜欢的一位教授他温文尔雅,说话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不煽情但讲课时却常常让听讲的学生动情到流泪。

这次请他来谈一谈“亲子关系”这个每个家长都关心的话题,相信会让你有所收获采访嘉宾

李钧雷: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研究人类发展和早教方向的教授。研究孩子从早期到青少年之间与人之间的互动——主要是教育者、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任何科技都不能代替亲子之间的真实互动

常爸您本科是计算机系,后来又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了心理学博士,这个跨度本身就有点大,而您最后为什么又要选择做个教育者?

李钧雷当时是90年代,我毕业后,计算机刚刚兴起,觉得互联网不仅可以用于公司盈利,也可以用于人类的发展,儿童的教育最初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考了卡耐基·梅隆的心理学学了一段时间后,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在教育、生活中,。

我们和孩子之间最缺的不是计算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互动。随着时代的商业竞争化,尤其是当下社会给家庭每个成员的种种压力和分心,亲子之间往往缺失了最平凡最真实的互动。

常爸亲子之间的这份互动为什么这么重要?

李钧雷具体来说,一岁多的孩子刚开始讲话的时候,有些家长就开始用手机、APP教TA单词,让TA看教育类的电视节目,但是如果周围没有人与TA交流,孩子就不会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说话其实让孩子学说话的根本动机是为了与周围的人交流。

哪怕不会说话的孩子,也会用手势跟别人交流

常爸您的话让我想到华盛顿大学,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Patricia Kuhl在二语习得的领域做的一个研究:试图用视频教会孩子一门外语,结果发现用视频的方式基本来说是完全无效的,但是如果换成一个真人,用视频里同样的语言和动作来教的时候,孩子就能学会。

记得那篇论文的观点是:学会一门语言的关键是attention and motivation(注意力和动机)。

孩子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东西,有个真人出现的时候TA会意识到:我学这个东西是为了和对方交流,才会愿意去学如果说只看视频,孩子会很茫然,不知道是为了做什么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真人互动的学习效果最好,任何高科技的多媒体手段都不能取代真人,带给孩子认知上的提升。

李钧雷很大程度上,机器很难满足儿童的基本需要就像你刚才提到的研究,单纯只通过视频来教孩子没有用,而真人去教孩子,孩子就能学会,为什么两者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们从实例上来说,当大人和婴儿说话的时候,婴儿的眼睛在看什么?常识来说,婴儿应该看的是嘴巴,听声音,然后模拟口型。

但其实不是。你在跟婴儿说话的时候,TA第一反应看的是你的眼睛,等眼睛对视挂上钩了之后,再看你的嘴巴。婴儿先要知道跟我说话的是谁,然后才会觉得你发的音有意思,想要去学习。

和大人的眼神互动、整体观感全方位的接触,会激发婴儿的发展欲望,这是任何高科技都没法替代的,孩子会从机器上模仿一些声音词汇,但无法通过视频甚至是APP学会为什么人需要语言,及语言交流所要达到的人与人的沟通,所要感受到的兴奋、失望、安慰、鼓励,等等。

所以真实的亲子互动至关重要视频、APP只能作为辅助,且是有助于促进亲子互动的辅助,而不能占用甚至取代亲子互动的时间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下,很多父母对自己缺乏信心,就用给孩子看所谓的教育性早教视频的方法,代替自己和孩子一起探索知识的过程。

看似好像孩子很被一个iPad吸引,其实这样的学习发展效果缺了孩子最需要的成分——人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寓教于互动”孩子在和你的互动中感受到温暖和乐趣,会“爱屋及乌”,爱上你们在一起时的互动内容。

如果你经常给孩子读书,哪怕你不是每天都有空给孩子读书,但是TA自己还是会愿意拿出这几本书定期翻看而且当TA自己读书的时候,不仅是在读这本书,也是在重温当时跟你一起读书的感觉就拿亲子阅读来说,看上去是很简单的活动,其实亲子互动在这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幼年时期,孩子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一定程度是次要的,。

主要的收获还是家长和孩子一起紧密依靠时,带给孩子的感受,使得孩子一直对书,对故事,对知识,有一种温暖的联结。

即便家长在社会竞争压力影响下,想要让孩子越来越早地多学知识,塞给TA诸多课程但唯独自己不亲身参与,结果往往就会事与愿违养育孩子,不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有捷径可走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和“至少一个人”共享的一步一步的行程。

常爸有话说对于教授提到的,孩子的学习需要父母参与,且是促进亲子关系的绝好机会这点与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我们之前在设计在线课程,比如双语早教课、语感启蒙课、亲子英语课时,都鼓励家长和孩子“亲子共学”,并会特地。

加入“家长学堂”的部分,告诉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带孩子应用和拓展所学的知识。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至少(需要)一个人”

常爸您刚才提到了好几次“至少一个人”的概念,具体是什么意思,可以多说说吗?

李钧雷先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吧我的两个孩子都是领养的这和我本身的经历有关我是70后,当时父母下乡,5-6岁之前我没有和他们一起生活,是在祖辈、阿姨舅舅、甚至是邻居家都住过一段时间,相当于被周围人轮番“领养”的。

可能是这样的经历,影响了我后来领养孩子的决定2004年-2006年,我和妻子在国内儿童福利院领养了2个女孩,因为当时的环境下有很多女孩子被遗弃领养大女儿之前,我查了很多文献,关于在福利院生活多久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尤其是如何与人相处、建立联结上。

但把大女儿接到身边后,我惊讶地发现,她和妻子迅速地建立了亲密联系,第二天就表现出对妻子深深的依赖当时我们在宾馆里,妻子离开了一会,女儿醒了之后没看到她,就特别着急一般来说,孩子在2岁之前没人关心的话,TA是很难懂得如何跟人建立联系的。

但我们在大女儿身上看到的是完全相反的状况后来我才知道,这都要归功于当年福利院的保育员福利院孩子很多,保育员不可能挨个细心照顾,但因为我女儿每次睡觉时间都不肯睡,所以保育员就把她带走,就有了一对一的相处机会,得到“专属”照料。

我女儿也因此得以在她人际相处的关键成长阶段,发展得很好这个现象是我提出的“至少一个人”概念的典型表现,这个概念来自于多种发展科学的角度,也来自于跨文化的科研(不仅仅是欧美白人社会)意思是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少需要一个人,能关心TA、在乎TA,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

(从智力到情感到行为到人格)是至关重要的,让TA懂得如何与人建立关系当然,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广义一点说,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人而福利院的保育员“妈妈”,就是我女儿的“至少一个”所以我那些年的工作就是进入到中国的福利院,去支持保育员阿姨的工作,因为她们很辛苦,她们的工作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亲子互动,不需要完美

常爸我们普通家庭中的孩子确实比福利院的孩子幸运得多,但家长的担心其实一样不少,比如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那么亲子互动之间出现什么问题,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负面的影响?如果有的话,怎么解决?

李钧雷很多父母有执念,希望给孩子创造非常好的环境,家里所有养育者要达成共同的理念,才能教育好孩子,最典型的一个现象就是,我们会因为和祖辈的养育理念不一致,而产生很多矛盾冲突。

中国很多家长在育儿上焦虑的原因就在于,生怕哪步没按照“科学理念”养,会耽误了孩子但在这里,我想给科学理念“祛个魅”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我们经常会谈到“科学理念”,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得到的科学理念基本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固然这些理念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但也不要过分迷信某种科学、现代理念首先,科学在不断演变,之前我们觉得是可行的,现在我们渐渐开始怀疑了其次,当我们说到儿童科学发展的时候,这里的“科学”有个巨大的局限性,儿童发展的绝大多数的科学研究是在西方社会的白人中产家庭里发生的。

这些理念对东方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的家庭,什么是可以借鉴的,什么是脱节的,需要考虑西方的“儿童发展教育理念”其实只代表一全球的很小部分人(80%的社会与行为的科研结果,来自于仅仅占了10%左右的欧美白人人口)。

,这并不能盲目搬用到全世界中去所以,对于所谓“科学理念”,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尽量以一种相对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但我们也应该尊重传统的常识的育儿方式和观念,因为它有一些成分更适用于这个家庭所在的文化、社会。

更何况,孩子根本也不需要和每一位家庭成员都进行着完美而单一的、教科书式的亲子互动孩子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如果是的话,那我们周围99.99%的人都没办法养育孩子了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至少有一个真实、自然、在乎TA的人。

而这种与人互动中被在乎的感觉,可以有很多种表达形式,比如有人给他自由感,有人给他规则感,有人跟他共情,当然也需要有人给他提要求不管什么情况下、什么人、什么类型的互动,最根本的是要让这个孩子能从互动中感受到:你在乎我,你愿意和我在一起。

同时,也大可不必因为养育理念的不同而和长辈产生矛盾,任何一个社会,老一代人怎么理解孩子的成长,肯定是有其值得借鉴、尊重的地方,当然也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育儿理念跟老人有冲突,建议私下心平气和地沟通,不是特别原则性的问题,父母真的无需太过较真。

孩子能感受到不同的沟通方式、处理方式,对他的成长来说并不是件坏事否则如果因此严重影响了家庭关系,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

现代社会我们常以为“儿童是家庭的中心“,但是中国和其他各个传统文化中,儿童不是“中心”,可能“长辈”是中心,或“劳动”是中心,或“社区”是中心一个儿童的发展,不是靠着周围人天天围着TA转,而是通过被周围人接纳、欢迎、鼓励,去参与别人正在投入的事情。

(无论是读书,买菜,打扫,烧饭)孩子学会对他人善良尊重,不是因为家里大家都有一致的科学育儿理论,而是在不断观察到周围人无论互相之间同意不同意,都能够彼此尊重沟通另外,在孩子的早年时期,什么才是TA最应该知道的?我觉得是,。

从婴儿开始,孩子知道自己是被人爱着的,也同时发觉到TA有能力去爱周围的人。哪怕自己才2、3岁。被别人围着转伺候的孩子,往往缺乏了TA所需要的付出爱的机会。

四个层面的亲子互动,造就良善的亲子关系

常爸刚才我们一直在说亲子关系、亲子沟通,具体是什么叫做亲子关系,这些关系是怎么去确定的?

李钧雷跟孩子的关系是一个小小的互动加在一起,才形成了一个关系互动有4个层面:合拍、回应、发展、融合首先讲合拍举个例子,你下班很晚,到家时孩子已经吃完晚饭,你一个人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家人给留的饭,一边还在用手机处理工作。

此时孩子走到你身边,这就是一个你们互动的机会你可以在吃饭的时候放下手机,摸摸孩子的头,表达你对他的关注这时候不管孩子做什么,你需要表示对TA正在做的事情有兴趣,这会让孩子感觉到,你和TA很合拍,你在乎TA。

即便你的时间有限,吃饭后还要继续工作,TA至少感到了这短短时间里,你是TA的“至少一个人”第二层,是回应如果你的孩子在画画,当他把画放在你前面,你就可以指着画问,这是什么?孩子就会给你回答孩子的回答越多、越丰富,就越给你机会问下一个问题,这个时候你俩的关系就像打乒乓球,在互动中有来来回回。

第三层:给孩子发展的机会,给孩子找个“小台阶”3、4岁的孩子跟你讲学校的故事,孩子思维跳脱,可能会有点语无伦次,你没有听懂这时候你可以打断,问TA:“……怎么样了?”这是你在给孩子一个提高的机会,让TA捋清楚思路,完善表达,在互动中锻炼孩子。

很多家长可能因为繁忙,习惯一边看手机,一边听孩子说话,然后时不时地给孩子一个比较空洞的夸奖,这其实是一种缺乏实质的互动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从实实在在的互动中往前走的,即便是一个一个短时间的小互动。

第四层:融合在教室中不是一个孩子,这个时候是需要孩子融合到一个环境中去在家庭中也是这样,家庭不止是一个人,可能还有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如果你TA问,外婆在干什么?这时孩子和你的关系不仅是一对一的,你在向TA传达的是TA周围有很多人,并不是一个人。

孩子看到爸爸妈妈顾及他人,不论是老辈或大楼的门卫或是清扫的阿姨,孩子潜移默化地都会学到怎么去融合他人我们可以努力抓住每一个跟孩子互动的机会,每一次互动寻找机会要做到一个层面当然如果互动的次数多,自然就把这4个层面交叉在一起了,亲子关系也会慢慢向着好而稳固的方向发展。

孩子最在乎也最需要的是什么?在和李钧雷教授的对话中,我想我们都找到了答案:实时的关切、及时的关注、长时的爱和在乎如何做好的父母,我们不需要完美,但至少用心采访中,教授还说了一句话,颇让人动容:现在手机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要。

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一个感觉,在某个时间内,你在我心中依然是第一位的即便没有很多时间,也请每一天找到至少一个时间段,让孩子知道,在这几分钟里,爸爸/妈妈是最在乎TA的“至少一个人”所以,如果你认同教授所说,且从现在开始愿意在家尽可能放下手机,多陪孩子的话,请先点个。

“在看”,然后付出你的实际行动吧!1END1

点击图片进入商城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优质内容!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