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满满干货(中国托育市场现状分析论文中国托育市场需求分析)带你了解中国托育百年发展史

|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人才发展的伊始,而托育是学前教育的开始,全国政协委员陈小艳拟今年提交的提案之一,是关于加强幼儿园等托育机构的建设改革,并在近期引起热议她注意到由于幼儿园规定三岁儿童才能入园,某种程度上制约了许多年轻的女性同胞,无法能够尽快参与到社会的生产生活当中,限制了个人能力的发挥。

在广泛听取女性同胞的呼声后,陈小艳建议出台相关评估标准,在孩子能够基本自理的情况之下,不一定非要等到3岁入园,两岁或两岁半就能够入园了其实降低入园年龄,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托育”托育其实并不是一件新兴的事情,在我国已有近上百年的历史,想要了解托育,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下,关于中国托育的发展史吧。

清末的托育萌芽清末蒙养院是清末教育体制中最初级的学校其宗旨在于辅助家庭教育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入学年龄为三至七岁,每日授课不超过四小时以女子师范毕业生为教师1903“幼儿教育”始于清末,1903年武昌成立了最早的“湖北省立幼稚园”,北京也成立了“京师第一蒙养院”。

1904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把幼稚园按中国人习惯改名为“蒙养院”。后来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个系统学制。学制规定了对2~6岁儿童进行教育。

图源:网络传统社会中婴幼儿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承担,而清末时期,“蒙养院”的出现使中国幼儿教育从家庭教育逐渐过渡到社会教育中,托育的萌芽也就此出现1929-1949托儿所的诞生1929其实在建国前,我们就有了托育的存在,在当时,我们称之为。

“托儿所”,我国最早的托儿所出现于1929年,为了“解放妇女”开始设立19381938年,宋美龄在机关刊物《妇女新运》上主张,为了让妇女们有余暇从事抗战工作,要创办托儿所1940上世纪40年代抗战时期,党中央在延安成立托儿所,其中最著名的是1940年在。

延安设立的“洛杉矶托儿所”。

洛杉矶托儿所1949有统计称,1949年10月前,全国共有托儿所119个,按类型分为劳工托儿所、职业妇女托儿所、工厂托儿所和农村托儿所,但未形成一定规模1949-1978托儿所的飞速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进入计划经济时代,。

以帮助女职工解决育儿困难为主要目的,发动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具有福利性质的公共托育体系建立19491949年后,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开始大规模配置托儿所1951根据1951年的统计,各种类型的保育机构已有。

18940处(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保育院、幼稚园等),收容儿童共578988人,尤以农忙托儿所和工矿托儿所发展最快1954截至1954年,全国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系统已建有托儿所4003个、哺乳室2670

个19551955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工会厂矿企业托儿所工作会议”,确定厂矿企业托儿所工作方针19561956年,教育部、卫生部、内务部颁发《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几个问题的联合通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管理和领导等问题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托儿所和幼儿园应依儿童的年龄来划分,即收三周岁以下的儿童者为托儿所,收三至六周岁的儿童者为幼儿园”,在管理和教育等业务上,“在托儿所的方面,则统一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幼儿园统一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到1956年底,基层

托儿所共有5775所。

数据来源:《人民日报》1979-1995托育服务体系的完善19791979年6月18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十分重视发展托儿所、幼儿园,加强幼儿教育”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全国托幼工作会议纪要》明确了“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恢复、发展、整顿、提高各类托幼组织”19801980年11月,卫生部颁发了《城市托儿所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确定了我国托儿所制度这一《条例》指出,托儿所是3岁前儿童的集体保教机构,必须贯彻实行以保为主、保教并重。

的方针,为把儿童培育成体格健壮、品德良好、智力发达的下一代打下基础根据《人民日报》报道,1980年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共有各类托儿所、幼儿园98.8万多个,入托儿童3400多万人,入托率28.2%。

19881988年,城市儿童入托率上升至38.9%19951995年,全国各级各类托儿所已接近27万所,托儿所比幼儿园的数量要多40%以上,城市入园入托率达70%这个阶段的托育服务主要是依靠企业、机关等单位自行负责为主,少数为民办托儿所。

,托儿所种类复杂,分管所属不同。

图:上观新闻1995-2015托育服务“消失”的那几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下降,公共托育服务慢慢淡出大众视野,托育服务进入到“家庭负全责”阶段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国企改制等政策的推行,企业附属托儿所纷纷关闭,旧有的农村、街道托儿所也大都不复存在。

19951995年,国家指出“推进幼儿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标志着托幼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从政府转变为市场19971997年,国有企业改革,从25.4万户,到2007年减少到11.5万户,年均减少1.4万户。

20032003年,教育部牵头提出,幼儿园开办要坚持走以市场为主体的模式,家长通过市场购买服务的形式解决托幼需求2005据教育部2005年第二期《教育统计报告》显示,相比于2000年,短短五年间,集体性托幼机构减少56668所,。

锐减70%其中,托儿所的消失比重远大于幼儿园2015以上海为例,可以看出,在2000年之后托儿所大幅度下滑,2015年上海独立设置托儿所只有35所,比2011年减少了21所,托儿数只有5222人,比2010年减少了3000多人,0-3岁的婴幼儿的照顾责任已基本由家庭承担。

数据来源:2000-2014年《上海教育年鉴》托儿所数据到后面的发展,托育体系遭到冲击,多数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也取消了托育服务,渐渐地,“托育”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视野2016-2023托育服务迫在眉睫2016年1月1日“二孩政策”实施;

2021年5月31日“三胎开放”;2022年人口负增长85万人这也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发展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20多年里,我们国家的确得到了飞跃式发展,但也面临了新的问题——出生人口下降。

显然继续沿用之前的模式已经无法应对现在的问题,那么托育这个曾在国内有过近百年历史的项目,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今年刚刚结束的两会中,多位委员都提出了托育的内容建议为减轻育龄青年养育压力,张娣芳委员建议:推动家庭托育点建设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建议,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鼓励企业、工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自身资源开展寒暑托、课后托、全日托等类型的托管服务。

政协委员陈小艳:建议幼儿园入园年龄低龄化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夏杰带来一份提案,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托育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保障托育人员合法权益,多渠道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相较往年,今年有了更多的托育提案,而就在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就

《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家庭托育点是指利用住宅,为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的场所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家庭托育点婴幼儿人均建筑面积不应小于9平方米。

家庭托育点每一名照护人员最多看护3名婴幼儿。家庭托育点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监控录像资料保存期不少于90日。

图:国家卫健委虽然这只是一个家庭托育的征求意见稿,但是结合两会中关于“托育”的各种建议,我们可以看到,今年托育将迎来更多的支持与机会,不论是家庭托育,还是幼儿园的托育一体化,都可以早早准备起来我们常常在寻找属于今年的风口,而。

政策就是最大的风口,年初的动向往往是今年的规划的信号而今年,托育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内容,是社会幼儿家庭的刚需产业,是促进民生发展的一大内容,对托育今年将充满信心!有了信心以后,就要去更多的思考,如何准备并做好托育。

根据2022年中国婴幼儿家庭调查显示,在选择托育机构时,家长的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服务质量,其次是收费情况、课程体系和安全保障等,可见提升服务还是重中之重。

对于家长选择托育的原因,做学前教育的大家都十分清楚,那么我们需要的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思考如何去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如健全育婴员、托育师的培养培训,提升其专业化水平;完善场地设备,及时补充符合托育幼儿的五大领域和八大智能的全面发展的配套设施;。

富丰课程体系,让家长进而产生信赖等相信今年我们都将迎来新的发展,也期待属于托育的春天早日到来!部分内容整合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经营报、上观新闻等平台,仅供分享讨论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TAG: sd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