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即使是同年龄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让一个孩子给你描述一件事情,有的孩子可以描述的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印象深刻,有些孩子就很难组织好语言,叙事缺乏连贯性,整个事情讲的也是干巴巴的。
比如幼儿园的老师让孩子讲一下自己的爸爸,有的孩子会说我爸爸个字高高的;有的孩子会说我的爸爸经常会陪我玩,他还会变魔法,有一次把我丢了的车车给我变回来了,他还是个很温柔的人,会经常做我喜欢吃的蒸蛋明显后面的孩子的表达上要更出众。
那么孩子在语言表达上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差异,除了生理因素孩子发育存在先后的差异性之外,最主要是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质量的影响,其中在儿童早期父母是关键作用,父母与孩子的交流频率,交流内容等等对于孩子的词汇的掌握,语句的组织非常重要。
父母对于孩子能够充满耐心的,关爱的,积极的去互动,可以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父母与自己之前的交流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能力的发展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的研究表明:在幼儿阶段孩子接触语言的多少,会对孩子的学习和性格都产生影响,同时还会影响大脑的发育有调查显示,在幼儿阶段接触词汇多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的学习效果要比接触词汇少的孩子要好。
那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3T原则”,即:共情关注(tune in)、充分交流(talk more)、轮流谈话(talk turns)这是萨斯金德教授提出的交流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去跟自己的宝贝互动,会明显提高沟通的效率,让孩子学到更多的词汇。
我们鼓励多跟孩子互动,但是互动一定是要保证一定质量的,不能是单纯的瞎交流我曾经见过一个父亲带着自己四五岁爬山,爬山过程中不小心被旁边树上的虫子吓了一跳,这位父亲先是抱抱孩子,安抚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就跟孩子科普虫子的知识,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虫子,他属于什么科目,有哪些特征,对于植物生长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还让孩子想想之前还见过哪些虫子。
他们就这虫子一来一往的说着,孩子越说越兴奋,慢慢的也不怕这只陌生的虫子了,而且孩子也从这次大讨论中收获了大量关于昆虫的词汇很欣喜,这位爸爸不是指责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也不是粗暴的把虫子扔到一边继续走路,而是就这一个虫子引发了知识的大讨论,这就是一个高效互动的典范。
父亲的这种交流方式传递出对孩子的关注,一直平等的对话,就一个话题就行充分的交流,并且不是一个人听一个人说,而是轮流来发言,这些都是3T沟通所倡导的
我们来详细看一下“3T原则”共情关注所谓共情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感受对方的情绪,理解对方的处境,共情能够让家长在孩子的立场开展谈话,说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而是以孩子感兴趣的为交流的起点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积极关注。
比如碰到了虫子孩子咋呼了一声,父亲心想一只虫子干嘛这么大惊小怪的进而视而不见,对孩子的行为不够关注,这就丧失了跟孩子愉快聊天,一起了解新事物的机会充分交流所谓充分交流即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能够充分的展开,进行概念延展,采用多种方式去丰富事件本身。
这种充分交流避免孩子看到1就是1,而是能够看到1前后左右更多的信息这种充分交流即可以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教会孩子认识更多的词汇,不错的表达那么如何进行充分表达,提高孩子的词汇量呢日常生活我们的时间通常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度过的,因此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将跟孩子交流融入到日常点滴,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孩子在日常中自然会学到更多的词汇。
比如让孩子多吃蔬菜,家长边指着蔬菜可以边说多吃蔬菜有利于膳食均衡,满足我们身体对营养全面的需要,如果吃的少我们身体就会抗议,比如容易长不高啊,或者生病,到时候会很难过对不对代词少多,多用具体词汇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尽量用具体的词汇代替代词或者概括性的词汇,比如那件裙子,可以换成小姨给买的,红色的,上面有几朵漂亮花花的衣服。
比如说妈妈今天带你去外面玩,可以说妈妈今天带你去游乐场玩诸如此类,用具体代替抽象拓展孩子的语言在婴幼儿期,孩子经常是以单字,单词的形式来表达的,作为父母,在这个阶段对于孩子的话可以进行拓展,孩子说奶,家长可以在吃上面进行拓展:宝宝饿了对不对,想喝奶奶了吗?孩子指着门说玩,家长可以说宝宝是想到外面去吗?对孩子说的话进行拓展,让孩子慢慢习得长句子。
轮流谈话在交流的过程中一方只是说一方只是听,这种互动效果是非常差的,在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轮流对话的原则,有听有说的过程才是一个有质量的互动过程我们要给孩子提问,让孩子有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那么该如何提问?开放式的提问,不要采用是否式的提问,这种提问方式不利于引发孩子思考,也扼杀了孩子表达的机会比如:你早饭吃不吃包子,我们可以换成,宝宝你早饭想吃什么呢?宝宝在奶奶家有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吗?引导孩子表达,而不是父母掌握话语权,单向教育孩子。
除了3T原则,还有下列方法可以提高亲子对话质量跟孩子视线持平跟孩子平等的交流,首先我们可以做到姿态的平等,孩子尚小,往往需要抬头仰视家长,家长的俯视会带来居高临下感,孩子会比较害怕,此刻我们可以蹲下来,传递出平等的信号,跟孩子保持视线的一致。
积极的表达在跟孩子交流时尽量少用批判的否定的表达,积极的语言可以鼓励孩子更多的去交流互动,如果家庭环境中都是消极的负面的语言,孩子的表达能力发展上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物质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中,家长更要注意起码给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的精神氛围。
给孩子留面子所谓给孩子留面子就是要充分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会觉得孩子还小,就会不分场合的教育孩子,这种做法会伤害到孩子的咨询,如果孩子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往往会比较自卑,自卑的孩子是不太会表达自己的。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因为觉得孩子还小就肆意对待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遵循3T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跟孩子保持一个不仅有数量更要有质量的沟通,让孩子在表达能力上变得更加优秀外界环境刺激尤其是与家长的良性交流互动对大脑的发育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充分的交流,促进孩子“学霸脑”的发育。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