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速看(自我意识把自己变成 作为对象自我意识的本质问题)邓晓芒: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把对象、自然界人格化 | 纯粹阅读

|

作者: 邓晓芒 著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 2017-11前面我们讲了人类的起源(包括携带工具和语言的产生)和人的历史,现在我们讲人的精神,主要讲人的精神结构,以及它的内涵那么什么是精神?说到精神,就要说到人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本质,我们后面还要专门加以研究在谈人的本质的时候,在谈精神结构的时候,我们只需要简单描述一下自我意识的结构就行了,因为精神的结构出自自我意识的结构现在我们要确定:什么叫自我意识?简单地说,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当作对象来看,同时又把对象当作自己来看的意识。

通常,这叫自我意识的反思结构或者反身性结构这个大家应该不难理解,我们说某人缺乏自我意识,就是说他不会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反思,不会用旁人的眼光来看自己,或者他对旁人不能够设身处地,不能够换位思考这样的人都是缺乏自我意识的,或者说是自我意识不强的。

我们把这两方面总结起来,一个呢,就是要把自己当作对象来看,要有自觉,要善于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来看自己,或者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把自己当别人来看;同时呢,又把别人当作自己来看,将心比心,看别人的时候就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把自己当作别人,又把别人当作自己,自我意识就是这样一种双重意识,有这两个方面

邓晓芒人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语言,语言使人与他人有一种认同前面讲到所谓的类意识,我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同类,我们同属于一类,这都是基于语言因此,我们能够把别人看成自己,也能把自己看成别人用整个类的眼光来看自己,或者把整个类都看作自己,这两方面就产生出来了。

我们的语言使我们有种人类的意识,我们与他人有一种认同同时,我与自我又有一种分化,因为我发现,不是我在说语言,而是语言在说我于是我对自己也有一种分化,就是要跳出自己来站在语言的立场上反思自己,自己把自己分成两个。

一个是原来的自己,那是一个个别的自己;一个是跳出来的自己,那是一个普遍化的自己一个是对自己的反思,一个是对他人的认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两个方面既然他人和我讲一样的语言,我们就能够互相理解,我就不再只是我自己,而且也是他,他也是我。

这个时候每个人说出“我”来,就都有双重含义,一重含义是“我”自己,另一重含义是“我们”因为这个“我”他也可以用,别人也可以用,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大我”黑格尔在讲自我意识的时候曾经讲过,自我意识就是“我就是我们,而我们就是我”。

能够感受到这一点,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表明一个人已经有了自我意识所以自我意识已经蕴含在任何一种意识里面了,只要有意识,里面就已经包含自我意识了因为前面讲过,真正的、清晰的意识是和语言一同产生的我们有共同的语言,所以我们都是同类,我们互相认同,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对方看作自己的“镜子”。

新批判主义作者: 邓晓芒 著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9-0在同一个类的群体之中,每个人对每个人都是“镜子”,我们要对照对方来认识自己我们前面讲“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是要靠对象才做得到的,不是闭上眼睛冥思苦想就可以的。

你需要看看别人、看看你的同类,并且和他们互动,通过这样来认识你自己你在观察别人,在和别人打交道,在关心他人,并且和他人一起同甘苦共患难……你在不断地交往和认同之中,认识自己我们讲人要照镜子,要有镜子才能够认识你自己。

我们可以用眼睛来看任何事物,但我们的眼睛能不能看见眼睛自身呢?眼睛是不能直接看见眼睛自身的那眼睛怎样才能看见自己呢?在别人的眼睛里可以看见自己,在别人的眼睛里可以看到他对我的反应如果我做一个表情,他回报我一个表情,那么我在他的眼睛里就可以看到我自己了。

别人的眼睛就是我的眼睛的镜子进一步看,在这样一个把自己当对象看,又把对象当自己看的最初的信念之中,我们接受了这样一种训练,并且使它成了一种习惯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这种训练、这种习惯扩展开来,扩展到什么方面去呢?扩展到一般的对象上去,扩展到自然界万物身上去。

这就不仅限于人与人的关系了,而是扩展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类似于在同类中接受这种训练一样,我们在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也接受了这种训练同类的对象当然是另外的人,我们在他人中形成了自我意识那么,经过这种训练以后,一旦形成了自我意识,我们就可以把一切事物看作同类,看作可以和自己沟通的对象。

我们把一切对象都做一种“拟人化”的想象和设想,通过这种拟人化,人不仅和他人,并且通过他人而和天地万物开始有了某种互动的关系,也就是真正有了某种“关系”马克思说,动物是没有关系的,“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当然,动物还是要与其他动物和自然物打交道的,但它不是主动和对象发生关系,而是接受大自然给它规定好了的关系,它不是关系中的一项,而是和它的对象同属于一项而人呢?于天上看见深渊作者: 残雪 邓晓芒 著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02人可以和万物发生一种主动的关系,一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他通过自己的想象,可以把非人的对象拟人化,而这是基于他已经习惯于把他人“自我化”,把他人认同为自己中国古代有这种说法,像宋代的张载所讲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民是我的同胞,万物都和我相融洽。

这里面有种因果关系中国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不但要爱人,而且要惜物不能暴殄天物,要爱惜所有的东西,东西本身是值得爱惜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当然,前提是仁者爱人,爱人的人就会有仁心,而有仁心就会爱惜自然万物,就会和天地相通,否则就会“麻木不仁”。

这里面有一种拟人化,也就是一种移情关系,移情和拟人是人与他人、人与万物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当原始人用自己的语言给万物命名的时候,就达到拟人化了,就是在移情了比如,就像我们可以给一个人取名字以方便叫他,我们也可以给万物取名字。

原始人一开始认为万物有灵,那肯定也会万物有名,你叫它,说不定它会答应的原始人有这样一种原始的观念,使万物人化、精神化,整个世界是一个万物有灵的世界,所以万物本身就包含拟人性和精神性,首先就是能够与人类通过语言进行沟通。

邓晓芒和残雪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维科指出,语言的诞生是诗性的,对万物的命名就是一种诗性的活动原始部落的人,如亚马孙原始部落民族,他们说话全都是带有比喻的,异常生动形象,不像我们今天说话,常常带有抽象概念、逻辑推理等。

当然诗性的精神本身也体现了一个概念形成的过程,我们今天的很多概念最初就是这样形成的比如物理学所用的“力”的概念,最初就是从人自己身上的“力气”、“用力”的感觉来的最初的命名就是一种比喻,就是立足于与自身相切近的东西做类比而产生的。

一个陌生的东西,要给它取一个名字,首先就要看它像什么,像不像我们已经熟悉的事物,尤其是看它像自己身上的哪一个部位比如说一座山的形状,我们分别称为山头、山口、山脚、山脊梁……在动态方面也有,我们说风“吹”、雨“打”,这都是一种诗性的命名方式。

所以,黑格尔曾经把诗称为“最初的语言”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提出原始思维的“互渗律”,即原始部落人的思维方式有一种规律,就是把万物看成与自己相渗透,万物都有灵,而且会按照人思考的方式去思考比如南美洲的原始部落,那里的人把自己看成金刚鹦鹉,认为自己就是金刚鹦鹉,用金刚鹦鹉那样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他们的图腾崇拜就是金刚鹦鹉。

这就是人与鹦鹉/动物之间有一种互渗纯粹理性批判作者: [德] 伊曼努尔·康德 著 邓晓芒 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4年10月现代语言学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语言的修辞本质什么是语言的本质?有一种倾向就认为是修辞,也就是语言的隐喻性,就是打比方。

现代语言学倾向于认为,语言是从隐喻发展出来的,离开隐喻没有语言词典里有很多字和词,要说出它们的来龙去脉,你会发现很多都是由隐喻形成的,最开始就是隐喻,后来就成了常规的词被收进词典里去了比如“太阳”,最开始没有“太阳”这一说法,就是日和月,是象形字。

但是我们觉得它们和男女之间有类似的关系,阳和阴的关系,于是设想出最高的男女关系,就是“太阳”和“太阴”太阳本身象征男性、象征阳刚,月亮象征女性、象征阴柔;后来我们把日叫作太阳,月叫作太阴;再后来把太阳、太阴收到词典里去了。

一般来说,阳代表正面的,阴代表背面的,再通过男女关系里面的夫为妻纲、天尊地卑、男尊女卑,形成了一整套话语体系,它们在词典中也留下了自己的发展轨迹从语言的形成我们会发现,没有隐喻形成不了语言哪怕是后来的科学,追溯它的术语的来龙去脉,你会发现它们也是基于隐喻之上的。

前面讲“力”的概念来自人的“用力”、“力气”,还有牛顿物理学的“惯性”来自人的“懒惰”,这都是把人的感觉附会到物理现象中去这些基本概念看起来很抽象,但是它们的来源很具体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惠施,惠施是庄子的好朋友。

有人就对梁王说,惠施说话总是爱打比方,如果不打比方他就说不出什么有意思的话来,不信你试他一下于是惠施来的时候,梁王就让他不要用任何比喻来说话惠施就顺手打了个比方,他说,如果有人不知道什么叫“弹”——弹就是打弹的弹弓——那么你告诉他,弹就是那种叫“弹”的东西,那个人会不会明白?梁王说,不明白。

惠施又讲,如果你告诉他,弹就是那种形状像弓——弓箭大家都很熟悉了——以竹子为弦将石子弹出去的东西,那他会不会明白?梁王说,那他当然会明白啦于是,惠施就从中得出结论:“夫说者,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今王曰无譬,则不可矣”意思就是:说话的人当然应该以其所知来比喻他所不知,这才能够让人家知道由此证明语言离不开比喻,离不开打比方比喻就是诗的想象力比喻有直喻和隐喻,最开始是直喻,就是说“这个就像那个一样”,后来习以为常了,就成了隐喻,不说这个“像”那个了,而说这个就“是”那个,甚至直呼其名为那个。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作者:邓晓芒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9年05月语言绝不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机械的规定,而是经过了人的想象力和诗性的渗透,由此带来了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也就是一种隐喻式的意识,前面讲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设想成对象又把对象设想成自己的意识。

我当然不是对象,但我可以打比方,比方说我用另外一个人的眼光来看自己,把自己当对象看,就会怎样;又比方说我把另外一个人当成我自己,我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又会怎样这当然只是一种比喻,只有人才会运用这种比喻,它是人的语言的本性,动物是做不到的,因为它没有语言。

用哲学的术语来说,这就是把自己“对象化”,同时又把对象“人化”、“拟人化”所以,自我意识也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把对象、自然界人化这是自我意识本身的内在结构在自我意识的这样一种结构下,就建立起了人的精神大厦。

什么是人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自我意识在“知、意、情”,也就是知识、意志和情感三个方面,所建立起来的“真、善、美”动物的心理世界也有三个方面,但是由于没有自我意识,它们的三个方面分别是表象、欲望和情绪,都是低层次的。

而人类由于有了自我意识,就把动物的这三个方面提升到了概念式的认知、策划性的意志和移情性的情感谈到人的精神,无非就是这三个方面,可以说人的精神是三维的

邓晓芒哲学套装(精装全四册)作者: 邓晓芒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

邓晓芒,男,1948年4月出生在东北,在长沙长大,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其妹为作家残雪(原名邓小华)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

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积极展开学术批评和文化批判,介入当代中国思想进程和精神建构,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代表性著作《思辨的张力》、《文学与文化三论》、《新批判主义》、《实践唯物论新解》等。

原标题:《邓晓芒:自我意识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把对象、自然界人格化 | 纯粹阅读》

TAG: s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