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新闻

“育儿焦虑”正在内耗父母,学会这3点很重要

|

不得不说现在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有“育儿焦虑”的情况。大多数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虽然自己关心育儿科普类的消息,但是焦虑依然存在。比如:孩子一岁多了还不会说话,担心有自闭症;孩子话太多,太外向,担心是多动症;孩子成绩不理想,担心智商有问题……

总是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又发现丝毫不起作用,恶性循环,家长变得越来越焦虑,最终的感受就是:为了养好一个娃,自己身心疲惫!

从得知有宝宝开始,我们便有了新的角色,即将成为准爸准妈。为了适应这个角色,宝爸宝妈们都开始认真学习育儿知识,开始关注育儿论坛,总觉得要做好万全之策。可是,当孩子真正到来后,焦虑并没有停止。

其实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而焦虑。

归根到底,我们做父母的,总是太过于担心未知的事情;总是担心自己没有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还总是担心娃输在起跑线上……

好像焦虑总比现实快一步,我们总是在为未来的事情发愁。

如今的消息四通八达,各个自媒体更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晒娃方式,“别人家的孩子”不自觉地变成了我们的目标,期待自己的孩子也能样样出色。

这就成了我们焦虑的根基。

其实这个世界上,哪儿有什么标准的育儿方式?但是却有健康的育儿理念,只不过也仅仅用于参考,并不是用来评判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规律,每家的育儿方式也不可能一样,但是我们好像入了迷,就是被困在了育儿焦虑里,一时间走不出来。

何不学着放下焦虑呢?

那如何又能放下焦虑呢?不妨学学这3点。

一、尽量不被孩子影响自己原有的生活

有了孩子之后,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便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生活的唯一目标。有了孩子,逐渐就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一心只扑在孩子身上,失去了自我。

这样是不对的,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封闭,格局也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很容易钻进自己下的套里,焦虑就会接踵而来。

孩子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母亲。孩子来临后,原有的生活不能一下就抹得干干净净。

我们应该找到除了孩子之外,自己喜欢做的事,克服眼前的困难,把自己原有的爱好尽可能地坚持下去。给自己的生活留出空间,找到让自己放松的方式。

孩子的到来,是锦上添花,但不能作为失去自我的借口,一旦父母把所以的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那么免不了焦虑,孩子也会有很大的压力。

所以,顺其自然吧,放宽心,尽量不要因为有了孩子,就抛弃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更不要因此就放下自己的工作,这样只会让自己未来的路越来越窄。

不论生活多焦虑,找到自己的私人空间,治愈自己。

二、多和家人、朋友交流,释放自己的焦虑

很多时候,焦虑其实是我们自找的。一个人如果遇到事情,不懂得释放,就很容易钻牛角尖,把自己给绕进去,然后焦虑不安。

比如孩子成绩不理想,作为父母难免会不开心,但很多人就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怪自己没有做好榜样,甚至责怪自己没有好的基因,总之,都把责任归在自己的身上。

之后便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如果孩子成绩有所提高还好,一旦没有效果,这时的父母就会进入循环的死局,更加地责怪自己,生闷气。

如果我们学会分享,试着和家人、朋友,说说自己心中的焦虑,或许从别人的口中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的惊喜。而且我们的焦虑也会随着自己的分享,得到释放。

三、不过高期待孩子,而是给予孩子信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多少父母心中的愿望?的确,哪个父母对孩子没有期望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学兼优,有所作为。

可就是父母心中这个“理想”的孩子,成为了绝大多数父母焦虑的起点。

回头想想,我们何尝不是从孩子过来的呢?自己当初又是多么想摆脱父母的掌控,想要摆脱“别人家的孩子”的影子呢?

将心比心,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吧,放下心中那个期待的影子,拥抱孩子真实的样子,这样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吧,毕竟我们自己用了20多年时间才长大,甚至很多人可能自己都还没弄明白生活的真相,却稀里糊涂就成为了家长,自己都还是孩子,却不得不就要为孩子指引生活的方向。

所以我们会焦虑,担心自己做不好优秀的父母;担心不能给孩子美好的未来;担心孩子长大后会责怪自己不是称职的父母……

说白了,在这份焦虑里,时不时总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总想着自己过往的遗憾,能让孩子为我们实现。

恨铁不成钢,却让自己一度陷入了“育儿焦虑”之中。放下高期盼,给予孩子一份信任,不要迷失自己的生活方向,焦虑自然不存在。

TAG: sdf